close

  我們知道社會上有宗教的欺詐、軍事的欺詐、媒體的欺詐、商業的欺詐,學術本來是一個比較乾凈的地方,然而近年來也成了欺詐橫行之地。已故香港中文大學教授、著名哲學家勞思光分析過“學術欺詐”:一、放棄學院自身應有的標準,而另外由學院之外的因素形成若干壁壘;二、學術之外的政客運用學術,將它當作工具;三、這兩種勢力的影響,造成學院生活中利害心的高漲、是非感的暗昧,因而使學術界錶面上看起來好看,骨子裡卻到處佈滿了欺詐的陰影。(《歷史之懲罰新編》)
  最近,南京市前市長季建業的倒台,使新一輪的學術欺詐添了典型案例。這個被稱為“推土機市長”、長於城市改造工程的市長,貪污腐化而落馬,其學術欺詐的行為因而暴露無遺。這個擁有博士及博士後頭銜的市長,居然是一個論文多產的高手。“在中國知網,搜索作者季建業,與之相關的期刊、報紙文章能有100多條,內容涵蓋農村法制、南京物流、城市發展、群眾建設等政治、經濟、法制領域。據不完全梳理髮現,其僅在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至少有60來篇……”公開資料顯示,2006年以後季以研究員的身份多次出席研討會,發表各類論文,有多篇以個人名義在當地黨報以及中央媒體刊發。
  這些論文都是他寫的麽?人們紛紛質疑:“官員哪有時間寫論文、做學術?”圈內人士推斷,季建業的博士論文為“槍手”所作。這個傳聞也出現在蘇州紀委圈子裡。蘇州紀委內部QQ群聊天記錄截圖顯示,有人稱“老季”論文實為替寫。此其學術欺詐之一。
  槍手論文就免不了論文剽竊。槍手本來就是不學有術之流,以拼湊文章取勝。季氏因此被好幾個真正的作者找上來,他一一用金錢的辦法來擺平。如此敗壞學風,此為學術欺詐之二。
  更不堪的是,據媒體的報道,他在論文中的觀點與實際的執政理念似乎相去甚遠。其《揚州古城保護的實踐與體會》中論及“只有保護好古城歷史遺存、建築風貌和文化符號、民俗風情,才能延續歷史文脈,傳承古代文明,弘揚傳統文化”,這與其在南京執政時將六朝古都“開膛破肚”、砍伐梧桐樹等形成鮮明對比。其另一文章中說要“關註群眾物質利益、尊重群眾物質利益、維護群眾物質利益”,但他的大拆大建之舉,一直招致民怨。他主政期間大拆大建、片面追求政績的一系列政策,表明瞭他對於學術,一直是政客式的玩家,完全是假裝的論述、虛偽的研究。此其學術欺詐之三。
  季氏的例子足以引起學界重視。試想,如果不是他因為經濟案發而落馬,學術欺詐會暴露麽?如果不是因為他官大,吸引更多的關註,一般的學術欺詐會進入公眾的監督麽?其實,類似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了。譬如,假冒虛報信息以騙取國家科學基金;槍手論文屢禁不止,學界見怪不驚;將非學術的評價與標準取代學術界自身的評價與標準;以包工式的工程方式來多攬課題謀取利益;以重覆出版代替或冒充學術研究新成果等等,表明形形色色的學術欺詐正在紅紅火火的路上。如果學界中人缺少自律與反思,如果管理部門以學術之外的規則推波助瀾,如果學術監督機制長期形同虛設,如果利益相關的機構將利益看得高於是非,視學術欺詐為正常競爭,視為兵不厭詐,那麼,學術欺詐的“大鱷”將會不斷出現。(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教授)
(編輯:SN101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lczxgjkuof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